1.〈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辨伪〉,《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2期。
2.〈为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伯二五五五)校释〉,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一集,1982年。
3.〈北宋的循资原则及其普遍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4.〈北宋文官考课制度考述〉,《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5.〈北宋文官磨勘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6.〈西汉官吏考课制度初探〉,《北京大学学报》1987第2期。
7.〈宋代文官差遣除授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
8.〈试论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9.〈校点本《宋史•余天锡传》补校一则〉,《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0.〈略谈宋代的堂除〉,《史学月刊》1990第4期。
11.〈宋代铨选中「阙」的分类〉,收入邓广铭、漆侠主编,《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12.〈试论宋代资序体制的形成及其运作〉,《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3.〈关于「泥马渡康王」〉,《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4.〈「求才贵广,考课贵精」〉,《女学者论武则天学术讨论会专辑》,1995年8月
15.〈北宋苏州的士人家族及其交游圈〉,《国学研究》第三卷,1996年3月。
16.〈考课与考察:唐代文官考核制度发展脉络研究〉,《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17.〈略谈宋代对于地方官员政绩之考察机制的形成〉,收入《邓广铭九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18.〈熙宁四年「铨试法」史料的比较与校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19.〈朱长文家世、事历考〉,《北大史学》第四期,1997年7月。
20.〈父亲最后的日子〉,《仰止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21.〈宋代士人家族中的妇女:以苏州为例〉,《国学研究》第五卷,1998年5月。
22.〈龚明之与宋代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前期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收入柳立言等编,《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6月。
23.“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Feb.1999.(美国《亚洲研究》)。
24.〈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1999年12月。
25.〈「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6.〈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第七卷,2000年10月。
27.〈赵宋「祖宗之法」的提出与诠释:以北宋时期为中心〉,收入《中国的历史世界:统合体系与多元发展》,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出版会,2002年2月。
28.〈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收入《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9.〈走向再造:试论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收入《漆侠先生纪念文集》,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30.〈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期女性在门户内外的活动〉,收入《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31.〈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学报》2003年第2期。
32.〈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33.〈「内外」之际与「秩序」格局:兼谈宋代士大夫对于《周易.家人》的阐发〉,收入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34.〈宋代资格制度考〉,收入杨一凡、尤韶华主编,《宋辽金元法制考》(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历史法制考第五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5.〈关于宋代政绩考察中的「实迹」:要求与现实〉,收入《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36.〈勾勒宋史演变的进程〉,《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5月12日。
37.〈「内外」之际与「秩序」格局:宋代妇女〉,收入《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38.“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s,” 59 annee n3, mai-juin 2004 (法国《年鉴学报》)
39.〈谈高宗朝「宪祖宗之旧」〉,《岳飞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8月。
40.〈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9月。
41.〈「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收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42.〈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民间」与「官方」〉,《暨南史学》第三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5期。
44.〈「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国家图书馆编:《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4)》,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6月
45.〈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史学月刊》2005年7期。
46.〈「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从《贞观政要》谈起〉,《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47.“The ‘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 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 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 v.35, March 2006。
48.〈多面的な政治业绩と调查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收入《宋代社会の空间とコミユニケーション》,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6月。
49.〈考古资料と唐宋女性史研究――唐代西北と宋代华北を事例として――〉,《东洋史论丛》特集,《文献资料学の新たな可能性》,日本大阪市立大学,2006年5月。
50.〈日本の人文学杂感――中国史研究を中心として〉,收入纪平英作/吉本道雅主编,
51.《京都と北京――日中を结ぶ知の架桥――》,角川书店,2006年。
52.〈宋代历史再认识〉,《河北学刊》2006年3期。
53.〈《宝训》、《圣政》と宋人の「本朝史观」——宋代士大夫の「祖宗」观を例にして〉,日本《人文研究》第58卷,2007年3月。
54.〈宋代士人家族中的妇女:以苏州为例〉,收入袁行霈主编,《国学:多学科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5.〈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56.〈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3期。
57.〈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收入黄宽重主编,《基调与变奏:七至二十世纪的中国》,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等出版,2008年8月。
58.〈「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59.〈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新华文摘》转载,2009年2期。
60.〈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史学月刊》2009年1期。
61.〈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台湾《汉学研究》27卷2期,2009年7月。
62.〈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收入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
63.〈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发」〉,《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
64.〈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书勾追:从「匣」谈起〉,《张广达先生八十华诞祝寿论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469-502页。
65.〈「立纪纲」与「召和气」:宋代「祖宗之法」的核心〉,《党建》2010年9期。
66.〈书法作品与政令文书:宋人传世墨迹举例〉,《故宫文物季刊》29卷1期,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10月,页81-100。
67.〈存在?不存在?:女性与中国古代政治史〉,收入刘咏聪主编,《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8.〈想念父亲〉,《想念邓广铭》,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
69.〈从「按察」看北宋制度的运行方式〉,收入柳立言主编,《中央研究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近世中国之变与不变》,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
70.〈何澹与南宋龙泉何氏家族〉,《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2期。
71.〈再谈宋代的印纸历子〉,《国学研究》第三十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72.〈田余庆先生的尊严〉,《上海书评》2015年1月11日。
73.〈天然清流,不杂渭泾:忆刘浦江教授〉,《文汇学人》2015年2月6日。
74.〈王安石与他的时代〉,《文史知识》2016年1-4期,连载。
75.〈宋代史料整理二题〉,《唐宋历史评论》第2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76.〈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文汇报•文汇学人》,2016年3月18日。
77.〈历史研究要强化史料辨析〉,《人民日报》学术版,2016年5月16日。
78.〈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光明日报》2017年1月2日《文史哲周刊•理论》版。
79.〈游于艺:宋代的忧患与繁荣〉,《文史知识》2017年1-4期,连载。
80.〈力度•厚度•深度—学术研究如何兼顾原创性与时代性〉,《探索与争鸣》2018年5期。
81.〈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1期。
82.数字人文与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化》2021年春季号
83.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朝信息渠道研究为例,《多面的制度: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三联书店,2021年4月
84.今天我们怎样学科交叉,《大学与学科》2021年12月
85.再谈走向活的制度史,《史学月刊》2022年第1期。
主编:
《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6月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宋史研究论文集(2010)》,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宋史研究论文集(2012)》,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政令·文书·信息沟通:以唐宋时期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纲鉴易知录评注》,中华书局,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