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创办这所大学的孙中山先生,曾多次阐发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根本的大学宗旨,他寄望毕业生们植基既固,登峰造极。创校以来,许多人文社会科学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任教,传承着博大持中、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使中山大学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学术重镇。
从十九世纪以来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到二十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新理论、新流派的相互激荡,那些改变人类思想、引领学科话语和学术前沿的作品,都是基于开放视野,跨越学科边界,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索的成果。中山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这一宏大进程中常常表现出独辟蹊径,融会贯通,引领前沿的学术气质,以和谐而富有创意的方式,前瞻性地倡导并实践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治学之道,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
面对信息时代知识传播速率、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学科话语体系、学术组织方式乃至高等教育理念各方面呈现了新格局。在中大建设人文高等研究院,寄托了一种有方向感的大学共同体的追求,即是从自身的精神遗产和学术传统中汲取启示,把握知识和学科发展的脉搏,深刻思考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从中国经验出发,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学说提出具有深度的反思和挑战,不断开拓学术前沿,永远保持着探索未知的好奇和渴望,以积极的理论建构和思想贡献,来表达大学对学术和社会的责任。
构筑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平台,就要聚集海内外最优秀的学者,营造最开放的氛围,激发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我们将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地高水平人文高等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保持观念和实践的不断更新,创设包容各种学科特性的形式,通过驻访学者制度荟聚海内外资深学者及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并以此凝聚校内学术集群,同时与青年学生分享经典研究、前沿探索和深层挑战,支撑人文社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从而生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学术空间。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我们希望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扎根南国的沃土,面向世界的学术,永远保持着人的联结和思想的融通,成为汇聚八方的人文家园。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谢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