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机构简介
    院长寄语
    建设宗旨
    组织架构
  • 驻访学者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 高研动态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活动纪要
    新闻讯息
  • 学术活动
    逸仙高研讲座
    逸仙高研讲坛
    逸仙高研工作坊
    专题系列讲座
    联结·讲座
    联结·沙龙
    逸仙康乐雅集
    高研田野
  • 人才培养
    逸仙进阶讲堂
    高研读书
    高研茶话
    中大学缘
  • 成果展示
    学术通讯
    学术艺术展览
    学者访谈
  • 驻访申请
    办理申请
  • 首页
  • 机构简介
    院长寄语
    建设宗旨
    组织架构
  • 驻访学者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 高研动态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活动纪要
    新闻讯息
  • 学术活动
    逸仙高研讲座
    逸仙高研讲坛
    逸仙高研工作坊
    专题系列讲座
    联结·讲座
    联结·沙龙
    逸仙康乐雅集
    高研田野
  • 人才培养
    逸仙进阶讲堂
    高研读书
    高研茶话
    中大学缘
  • 成果展示
    学术通讯
    学术艺术展览
    学者访谈
  • 驻访申请
    办理申请

机构简介

  • 院长寄语
  • 建设宗旨
  • 组织架构
    院务会
    学术委员会
    行政机构
机构简介
  • 院长寄语
  • 建设宗旨
  • 组织架构
    院务会
    学术委员会
    行政机构
首页 - 机构简介 - 组织架构 - 院务会
院务会
林峥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福建福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博士(2004-2015),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2022-2023)、东亚系联合培养博士生(2012-2013),并曾赴英国剑桥大学(2011)、柏林洪堡大学(2012)、台湾清华大学(2007)等海外高校访学。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学院讲师(2015-2018)。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城市文化研究。


代表专著

《公园北京:文化生产与文学想象(1860-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代表论文

论文:
1.《通俗小说、社会新闻与游艺园——民国北京城南的市民消费文化》,《文艺争鸣》,2021年第3期。
2.《现实与隐喻的“公园”——京派文学的公共领域与生产机制》,《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2期。
3.《公园:民国西方旅行者的北京想象》,《中山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0年第6期转载。
4.《招魂、革命与恋爱——“五四”与陶然亭风景的流变》,《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5期;又刊于《当代人文的三个方向:夏志清·李欧梵·刘再复》,香港:三联书店,2020年,第333-349页。
5.《五四之“后”——香港科技大学五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人文的三个方向:夏志清·李欧梵·刘再复》,香港:三联书店,2020年,第414-421页。
6.《“世界人”的乡愁——论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公园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期。
7.《表演“新女性”——石评梅的文学书写与文化实践》,《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
8.《江亭雅集的危机与新变——论末代京师士大夫的雅集盛会“乙丑修禊”》,《中国文学学报》第七辑,香港中文大学,2016年12月。
9.《北海公园:现代美育空间的建构》,《北京观察》,2016年第9期。
10.《“到北海去”——民国时期“新青年”的美育乌托邦》,《北京观察》,2015年第11期。
11.《“到北海去”——民国时期新青年的美育乌托邦》,《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2.《北京公园的先声——作为游赏场所与文化空间的万牲园》,《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3期。
13.《从禁苑到公园——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文化研究》,2013年第15辑。
14.《从〈旧京琐记〉到〈城南旧事〉——两代“遗/移民”的北京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期;又刊于《台湾研究新视界——青年学者观点》,台北:麦田出版社,2012年,第11-42页。
15.《公园北京:都市现代性的隐喻》,《未名亚太论丛》第五辑,香港:中国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47-75页。
16.《梁启超的现代都市经验与构想》,《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2卷第4期。
17.《民初公共空间的开辟与沈从文笔下的都市漫游》,《励耘学刊》,2011年第1辑。
18.《民初北京都市空间中的漫游者——论沈从文小说的现代性因素》,《艺术评论》,2010年第12期。
19.《触摸历史与对话五四——“‘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7期。
20.《女高师的新教育与“新女性”的塑造》,《云梦学刊》,2009年第30卷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9年第12期转载。
书评与访谈:
1.陈平原、林峥:《北大精神、中文系定位以及教师的职责》,《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318-339页。
2.黄子平、林峥:《批评的位置》,《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第11期。
3.陈平原、林峥:《北大精神、中文系定位以及教师的职责——陈平原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第1期。
4.《“重写旧京”的方法论意义——评季剑青<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书城》,2018年第2期。
5.《上海之爱:妓女,文人与娱乐文化》书评,《中国学术》,2012年第10卷第1辑。
6.《记忆与呈现报刊的另一种方式——评〈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现代中国》,2009年第12辑。
报刊文章:
1.《面向“爱美者”的文学教育》,《北京青年报》,2021年5月21日。
2.《红楼(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专题)》,《北京青年报》专版,2017年5月6日。
3.《晚清动物园初建趣史》,《北京青年报》专版,2016年3月1日。
4.《既开风气亦为师——记陈平原、夏晓虹先生兼怀我的北大岁月》,《北京青年报》专版,2015年6月11日。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的城市叙事与社会主义现代性想象研究(1949-2019)”(2021-2025)。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公园研究:文化实践与文学表现(1860-1937)”(2017-2019)。

参与的科研项目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人文社科项目:“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2011-2013),撰写《北京公园的先声——作为游赏场所与文化空间的万牲园》。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邮箱 : iash@mail.sysu.edu.cn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中山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2 , SUN YAT-SEN UNIVERSITY 粤ICP备05008892号